2021年12月14日星期二下午,必威betway中文版入口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由学院党员之家举办的线上“红色星期二”党员固定学习日活动。本次学习的主题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威betway中文版入口有机及物化方向师生联合党支部成员王正文同志担任主讲人。
首先,王正文同志介绍了塞罕坝溯源。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接着介绍了塞罕坝之殇。塞罕坝肇建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然后介绍了塞罕坝涅槃。1962年,369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或坐车、或骑马、或徒步,踏上了塞罕坝的土地,开始了与荒地沙地的斗争。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一留就在当地留了几十年。在这里衣食住行都成问题,于是天当床地当房,马棚窝棚里面住就变成了常态,更关键的是栽种的树苗很难存活。但这一切都难不倒建设者们,通过三代人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也从之前的11.4%提高到目前的80%。直观的说,如果每一棵树的距离按照一米来算的话,那塞罕坝的树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这些树木每年释放的氧气达到57万吨,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可以说塞罕坝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接下来介绍了塞罕坝精神。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现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2010年6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最后,王正文同志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塞罕坝之后提出的三个要求结束今天的红色星期二。一是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三是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