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友介绍
许国旺,浙江嵊县人,1984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分析化学专业,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理学博士学位。曾获得马普(Max-Planck-Institut)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资助。至今发表SCI文章400余篇,H指数: 61(Web of Science)、76 (Google),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已授权专利50余项。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题目组长、代谢组学研究中心主任、生物技术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身兼10余个国内外杂志编委。一直从事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从1996年开始开展以“健康和代谢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并逐步进入代谢组学领域,将研究方向集中到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及其在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生物标志物发现、中药疗效毒性和作用机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应用的研究等。作为我国最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用复杂样品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2020年全球六大洲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公布(每个洲10名),6位中国科学家入选,许国旺正是其中之一。
2.博士培养是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于是否要读博这一话题,许国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成材之路很多条,如果要走教学科研的路,毋庸置疑读博很重要。博士生的学问水平以及行为举止,都能在博士培养中得到提升。即使毕业后不想走教学科研的路,读博也很重要,博士培养一方面可以训练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社会自立能力。”
许国旺非常认可高等教育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希望青年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读博之路,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多一种可能。
3.惊喜就在转角处与你不期而遇
谈及在德国科研的经历,许国旺笑着聊起了当时的一幕,“毛细管电泳分离修饰核苷的研究一开始总是得不到很多峰,很苦恼,一点好的希望都看不到。就在某个下雪的星期天,坐在房间里面对窗外,我苦苦思索,突然想到分离度的一个公式,它与直径为反比的关系。于是不顾下大雪,立刻跑到实验室马上动手操作改用细内径毛细管。没想到这个突然的想法,竟然取得了出乎意外的可喜结果。”
4.打好基础,纵使失败九十九次,最后一次成功就好
当问及许国旺对于科研的态度时,他这样说:“要重视‘三志三基’,基础研究很重要,基础是一切的根本。”《道德经》开篇就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由一个基础而来,没有基础谈何科研,又谈何成功呢?“科研工作者与运动员的区别在于,前者九十九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就好,后者每次都要赢”,许国旺如是说。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历经一次又一次思考,成果才有可能被世界所看见。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