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是党课主讲人》第106期

作者:必威betway中文版入口党员之家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10


2023321日星期二下午,必威betway中文版入口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齐聚公共教学楼302,参加由学院党员之家举办的色星期二党员固定学习动。本次学习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必威betway中文版入口水资源能源化方向师生联合党支部徐格婷同志担任主讲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使我们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了更好的学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今天邀请了徐格婷同志与我们交流分享相关内容。

首先,徐格婷同志引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媒体采访时所列举的几点建议,表明国家对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视。

黄润秋说,从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来,去年,生态环境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稳经济、促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做法主要是集中在123”三个方面

 “1”是落实好一套政策;

 “2”是畅通两项机制,一项是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主要针对重大项目。第二项是直达基层、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机制

 “3”是落实好三本台账,就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三个方面的相关项目环评管理台账,提前介入、定期调度,共同推动这些项目落地。

同时,黄润秋指出,新的一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用好“123”的政策,继续强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评要素保障。并且还要强调守牢底线,这方面有“345”的考虑。

 “3”是守住“三条底线”:一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二是依法依规三是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向好不能变差的底线;

  “4”是把好“四道关口”:一是环评审批准入关;二是排污许可关;第三道关、第四道关是兜底的,监督执法关和督察问责关;

  “5”是重点关注“五类项目”,包括涉“两高”项目、生态敏感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排放比较高的产业项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园类项目,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项目。

其次徐格婷同志分三个方面详细的向在座的同志介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

   一、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在此部分中,徐格婷同志主要从降碳、减污、扩碳以及绿色增长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述我国在保护环境、绿色发展道路上作出的努力,同时,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向大家展示了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的成果。



二、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践表明,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支撑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也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历程上打下中国烙印

紧接着徐格婷同志从全球方面向大家展示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一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这方面为世界各国贡献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时,中国创设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对于世界各国而言,保护生态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在此,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徐格婷同志发出以下三条倡议:

1.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3.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再次,徐格婷同志又与我们分享了关于水资源污染以及中国在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要点两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限的水资源被不断的污染(例如放射性污染、原油污染、污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工厂排放有机废液、固体污染等);根据学者一项研究表明,若长此以往,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也是当前的紧急任务之一。在19931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22日为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中国在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要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1.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2.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

   3.着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4.强化地下水保护治理;

   5.推进水资源管理改革;

   6.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最后,徐格婷同志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XML 地图